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新闻中心 最新新闻 | 学会信息 | 专业资讯
 
苏北地区遭遇60年罕见大旱 淮河下游断流
【发布日期:2011-5-26】 【点击数:190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因为干旱,明祖陵地宫露出水面。

331年前,黄河夺淮,水淹明祖陵和泗州古城——此地属今日江苏盱眙;331年后的今天,江淮大旱,淮河、洪泽湖水位告急,明祖陵地宫探头露脸。

旱情在盱眙俯拾皆见!

当地明祖陵镇,小麦高不足膝;干涸的水沟里,抗旱的农民奋力踩铁锹,就是挖不动土;农民们担忧,小麦歉收之后,6月10日前后的插秧,会因为干旱而耽误。

在城里,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干旱

但干旱就在我们身边

似乎一夜之间,干旱突如其来:2009年的华北大旱如此,2010年的西南大旱如此,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干旱更是如此。

说突如其来,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干旱似乎只是在“局部”。哪怕出门几十里就是无法耕作的土地和无法养殖的鱼塘,但只要自来水管里能够出水,很多人对干旱是没有太多感觉的。

而在苏北,那一块块龟裂的土地,那一张张农民焦灼的脸,当身临其境时,我们的感觉是那样的揪心——他们正在承受的,是一场60年来罕见的旱情!

干旱会缓解的,令人震惊的这一幕会过去的。但是,我们不能逐渐忘却……

一座本来泡在水下的陵墓……

水下皇陵“露脸”后得注水保护问题是水灌进去又干了,只好再灌

抽水淹池,才过了4天多,地宫拱门又露出来了。昨日上午,记者探访盱眙县明祖陵陵园,地宫汉白玉横梁上,300多年前留下的朱砂历历在目。半月形的水池已见底,浅水里有成群的小鱼游动。拱门下的一汪水里,一条小鱼在翻肚挣扎。

在当地人杨军记忆中,1991年发大水,明祖陵陵园内,水超地面10多厘米。后来洪水消退,明陵地宫所在的水池,水深一度有1米多。他预料不到,20年后陵园遭旱灾,水下皇陵会露脸。如今,陵园内,不乏有听闻风声,前来看热闹的外省游客。

明陵园管委会副主任陈义友说,他们一直在注意水位变化,5月19日,第一次发现地宫的拱门和甬道浮出水面,“300多年来,这是头一回。”当天上午,管委会就向县里作了汇报。

明祖陵是朱元璋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的衣冠陵,祖父母的实葬地。按当地人的话说,地下的宝贝不计其数。“尽管文物考古价值很大。上级领导慎重考虑,还是决定抽水恢复原貌。”陈义友说,这其中,既有不易开挖的因素,更有永久保存文物的用意。

5月20日晚,管理人员抽水入池。但地宫的水位在地下接通附近的湖域河域,才几天过去,皇陵又露脸了,“今天下午就抽水,要继续保持原有的文物环境。”陈义友说。

一块本该丰收的土地……

一位种粮大户正在带人“抗旱”

他足足亏了150万

种粮大户王印石损失惨重。在小麦种植区,除非等到收割,地里几乎看不到人,但在明祖陵镇明祖陵村乡道旁的旱沟里,记者遇到了65岁的王印石,他在指挥一帮农民“抗旱”。

一个老农用力踩着铁铲,想把沟挖得更深,但脚下都是硬土。“根本就挖不下去。”在他们身后,是更多的旱沟,还有大面积的“矮麦”。麦穗齐平,但又青黄相杂。走进地里,小麦都不及膝盖高。在盱眙多个乡镇,记者看到绝大多数的麦地,长的都是这种“矮麦”。

“往年,包括去年,麦子都是齐腰高。亩产八九百斤。”出租农地的于保友说。今年的情形,王印石没有预见。这片农田本算肥沃,靠近洪泽湖和溜子河,引水灌溉起来容易,去年冬天,他和另一朋友在这里承包了3200亩地。“算得上是盱眙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了。马路两边,这一大片全是我的。”

王印石搞农场承包11年,这是第一次失手,他的焦灼写在脸上。拔起几棵最矮的青麦,长约25厘米,“正常的麦子是这个3倍长,穗也更长更粗。”王印石说。

即使亩产800斤,也是个不错的收获。但如今,平均亩产300斤都不一定能有。“1斤就是1块钱,一亩地少500块,3000多亩就少了150万。”王印石欲哭无泪。他的账本里,一年的承包经费是230万,种麦成本则是140多万。

一片本应丰美的水域……

石臼湖的螃蟹呢?

缺水就不能脱壳,最后可能死亡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干旱!”53岁的溧水县水产良种场养殖大户张跃明站在水塘边愁眉苦脸。

在他的身后,正常蓄水十几米深、面积达207平方公里的石臼湖已干涸见底。湖里29100亩围栏养殖螃蟹的滩涂严重龟裂,湖底现出一道道八九厘米宽裂纹。

“我承包了170亩的水面繁殖鳜鱼苗,还养螃蟹,投入80万元。”张跃明说,今年洪蓝镇就没有下过雨,石臼湖也干了,鱼塘无法换水,只好把两三个塘的水抽到一个塘,再不下雨,水没了,鱼就死完了,连本也收不回来,现在已亏50多万了。”

“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干旱。”站在鱼塘里捞水草的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说:“从来也没听说过石臼湖还能干!”

“水快没了,鱼塘里的水草必须捞出来,不能和鱼苗、螃蟹争氧气。”张跃明补充道:“像我这样的养殖户在石臼湖边还有很多。”

洪蓝镇紧临石臼湖,是溧水县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当地的螃蟹养殖户李爱顺自家有80亩稻田养殖的螃蟹,如今石臼湖干涸了,自家的池塘也面临干涸。现在这个时节,螃蟹正处在第二次脱壳到第三次脱壳生长期,对水源的需求量也很大,严重缺水,会导致螃蟹不能按时脱壳,最后导致死亡。

现在

60年来罕见旱情

盱眙高淳溧水

今年以来,江苏全省降雨较少。目前,全省部分地区旱情已达60年来最严重程度,一些湖泊干涸,淮河下游断流,太湖水位处于历史最低水位。

“这是江苏省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部分地区达60年罕见。”江苏省防办副主任宋玉对当前全省严重旱情十分忧虑,他说,目前的旱情可归结为“两少一大”。

一是全省降雨量较少。江苏作为最不缺水的“水乡”,去年10月份以来,全省降雨持续偏少。今年江淮及苏南降雨偏少七成。1-5月,泰州、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江淮和江南地区的降雨量均为60年来最低值。宜兴、高淳、溧水、盱眙等县市出现特大干旱。

二是各流域上游来水异常偏少。水文数据表明,目前,长江干流流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为1950年以来同期第二低值。

三是用水量增大。今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加之降雨减少,上游来水减少,各大湖泊水量明显减少。

接下来

南京持续晴好一直到6月2日

全省没有大雨

本报讯 凉爽的日子就要暂告一段落。从今天开始一直到5月底,南京将再次进入晴热少雨的周期当中,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提醒有关部门做好抗旱工作。预计周六南京的最高温度将升到30℃。

根据气象台的预报,今天本省东北部地区阴有时有小雨并渐止,其它地区阴转多云。27日到29日,全省无降水,温度逐日上升,南京周五28℃,周六可达30℃。30日前后,南京以多云为主。31日至6月2日,全省无降水。

今年第2号台风“桑达”已于昨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原本有望给大陆输送水汽的输送带被台风“桑达”环流吸引,所以干旱区域降雨暂时无望。(于丹丹)

为什么干旱来势汹汹?

祸首是异常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南方热带系统不活跃,水汽输送条件弱,不利于冷暖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难以形成有效降水,干旱明显。

也不能忽视水利“欠账”

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河道湖泊非法挖沙,河道因此严重下切,水位下降,从而出现沿湖沿江地区取水困难。另外,各地水利设施老化,难以满足抗旱需求,上游小水电站拦蓄河水,也制约了抗旱。

因旱每日停水6小时? 盱眙否认

称只是老水厂不堪重负临时降压供水,6月初即可恢复正常供水

昨日,江苏省盱眙县政府部门就“盱眙因旱每日停水6小时”的消息正式辟谣。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存在因旱停水的情况。目前当地确实出现了供水不畅的情况,但与干旱无关,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水厂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所以供水部门在特定时间采取了“降压供水”的措施。随着新水厂6月初的投入使用,这一现象将随之结束。

三峡上游蓄水诱发大旱? 专家否认

专家说:不能一遇极端天气就怪三峡,没有三峡干旱更严重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纷纷因缺水告急。谁是这次大旱“罪魁祸首”?大旱当前,舆论聚焦到了长江上游的“解渴之水”三峡水库,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人士。

网友指责“三峡诱发干旱”

在互联网上,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北京网友“牛村长”说:“高峡平白无故地出了个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都拦了。气候不受影响才怪!”

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专家说“没三峡干旱更重”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的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的三峡水情记录显示,自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水位已从最高时的175米消落至24日的152.7米。“在此水位区间,三峡水库原有存水约173亿立方米,现已释放至中下游。”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

据了解,三峡水库5月20日应国家防总要求加大下泄流量后,日均补水3亿多立方米支持中下游抗旱。目前长江中下游各水文站点水位明显回升。

据新华社

丹丹说天气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阴转多云,16℃~26℃;明天多云到晴,16℃~28℃;后天晴到多云,17℃~30℃

 
 
  新闻图片  
  材料新闻  
     
  > 材料价格的波动引起  
业内人士估计这次价格波动业内人士估计这次价格波动业内人士估计这次价格波动业内人

 
  最新展示  
     
  >  
>

2021-3-11

2021-3-11

2021-3-11

2021-3-7

2021-3-7
 
友情链接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 | 装修第一网 | 搜狐家居 | 搜房网  
 
Copyright © 2010-2011 niid.com.cn All rights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640号